全椒一中“走太平”:40年追踪记录民俗变迁,思政课成果入选国家社科项目

滁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5-16 08:26:27 评论:0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全椒一中,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佼佼者。该校的“走太平”思政课,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对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吸引了广泛关注。经过40年的追踪记录,该课程成果成功入选国家社科项目,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典范。

“走太平”思政课起源于1980年,由全椒一中历史教师张志刚发起。张志刚老师认为,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40年来,“走太平”思政课的脚步遍布全椒大地,记录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变迁。从传统的节日庆典、民间艺术到乡村生活习俗,无一不成为学生们研究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民俗知识,更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太平”思政课的成果丰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如剪纸、刺绣、皮影戏等。他们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传播民俗文化,“走太平”思政课还编写了多部民俗文化教材,如《全椒民间故事》、《全椒民间艺术》等。这些教材不仅在学校内部使用,还面向社会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民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走太平”思政课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国家社科项目。这充分证明了该校在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实力和贡献。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也为“走太平”思政课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资源和平台。

全椒一中“走太平”思政课的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领导认为,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太平”思政课将继续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课程还将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关注更多地区的民俗文化,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全椒一中“走太平”思政课的40年追踪记录民俗变迁,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深刻教育,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成果的入选国家社科项目,更是对该课程的高度认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太平”思政课将继续发挥其独特魅力,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贡献更多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