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女山湖“渔光互补”模式助力渔民增收,光伏分红月增8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一项名为“渔光互补”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助力了乡村振兴。
女山湖位于明光市西南部,是一个集养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湖泊。近年来,明光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渔光互补”的新路子。
“渔光互补”模式是指将光伏发电设施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利用光伏板遮挡阳光,降低水温,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光伏发电产生的电力可以用于渔业养殖设施和渔民生活用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在女山湖,渔民们将光伏板安装在鱼塘上方,既不影响渔业养殖,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光伏板产生的电力,一部分用于渔业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等,另一部分则通过并网发电,实现电力销售。
据了解,参与“渔光互补”项目的渔民,每月可享受光伏分红,平均每人增收800元。这对于当地渔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以前,我们只能靠卖鱼赚钱,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光伏发电,我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享受到光伏分红,生活越来越好了。”女山湖渔民张师傅高兴地说。
“渔光互补”模式不仅为渔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推动当地绿色发展。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为了推广“渔光互补”模式,明光市积极引导渔民参与项目,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目前,女山湖已有数百户渔民加入了“渔光互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明光市将继续加大“渔光互补”项目的推广力度,让更多渔民受益。同时,还将探索更多新能源与农业、渔业等产业相结合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
总之,明光女山湖“渔光互补”模式为渔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政策扶持和渔民共同努力下,相信“渔光互补”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