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创新扶贫模式,2.3万个公益性岗位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就业扶贫方面,各地 *** 不断创新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助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近日,滁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推出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其中“护林员”和“保洁员”等岗位吸引了众多贫困户的参与。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滁州市 *** 决定开发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收入。据了解,此次滁州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3万个,其中“护林员”和“保洁员”岗位占比更大。
“护林员”岗位主要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在滁州市,许多贫困户通过参加“护林员”培训,掌握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护林员。他们每天在森林里巡逻,负责清理杂草、防火等工作,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为自己创造了稳定的收入。
“保洁员”岗位则主要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在滁州市,许多贫困户通过参与保洁工作,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保洁员们负责清扫街道、清理垃圾、维护公共设施等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 *** 和居民的认可。
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适应公益性岗位,滁州市 *** 还专门开展了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安全知识培训等,确保贫困户在岗位上能够胜任工作。同时, *** 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社会保险费、提供交通补贴等,减轻贫困户的经济负担。
公益性岗位的推出,不仅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许多贫困户表示,通过这份工作,他们不仅获得了收入,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滁州市的这种创新扶贫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推广。据了解,安徽省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未来,随着公益性岗位的不断推广,将有更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总之,滁州市在扶贫工作中,以公益性岗位为突破口,为贫困户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创新扶贫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