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稻虾共养扶贫培训基地助力300脱贫户,亩均增收8000元,长三角市场包销无忧

近年来,我国农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在安徽省天长市,一个以“稻虾共养”为核心的扶贫培训基地应运而生,为当地300户脱贫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亩均增收高达8000元,同时,长三角市场也对其产品进行了包销,为脱贫户们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天长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农业扶贫新路径。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当地 *** 引进了“稻虾共养”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稻虾共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水稻与虾类的共生共荣。在天长市的扶贫培训基地, *** 为脱贫户们提供了技术培训、种苗供应、销售渠道等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该扶贫培训基地占地300亩,吸引了300户脱贫户参与。通过培训,脱贫户们掌握了“稻虾共养”的技术要领,实现了亩均增收8000元的目标。这不仅为脱贫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销售方面,天长市的“稻虾共养”产品得到了长三角市场的青睐。为了确保脱贫户们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当地 *** 积极与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经销商、超市等企业合作,实现了产品包销。这样一来,脱贫户们再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可以安心发展生产。
“稻虾共养”扶贫培训基地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方面,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销售渠道等支持,有助于提高脱贫户的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
未来,天长市将继续加大“稻虾共养”扶贫培训基地的推广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为更多脱贫户提供帮助。同时,还将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稻虾共养”产品走进更多家庭,为我国农业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天长市“稻虾共养”扶贫培训基地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扶贫工作的创新成果。在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更多脱贫户将走上致富之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