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首创“光伏稻田”模式:绿色创新助力减排,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稻双赢

滁州新闻网 阅读:5 2025-07-20 20:26:28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各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安徽省滁州市,一项名为“光伏稻田”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稻的生态循环,还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光伏稻田”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稻田上方安装光伏板,利用光伏板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方种植水稻。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能源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滁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然而,过去一段时间,滁州市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滁州市 *** 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最终推出了“光伏稻田”模式。

在“光伏稻田”模式下,光伏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周边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光伏板下方的水稻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据统计,每平方米光伏板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5吨,而滁州市的“光伏稻田”项目覆盖面积达数百亩,年减排二氧化碳量可达10万吨。

“光伏稻田”模式在滁州市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该模式的优势:

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光伏板发电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实现了能源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光伏板下方种植水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3. 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光伏板发电过程中,水稻种植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光伏稻田模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增加农民收入:光伏发电项目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当然,“光伏稻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光伏板安装和水稻种植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此外,光伏发电成本较高,需要 *** 和企业加大投入。

总之,滁州市“光伏稻田”模式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推广“光伏稻田”模式,为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