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圩智能渔场投用,物联网养鱼+冷链直供,年供长三角优质水产品2万吨”

滁州新闻网 阅读:8 2025-07-11 01:26:37 评论: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渔业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近日,位于江苏省的荒草圩智能渔场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渔业产业迈向了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新阶段。该渔场采用物联网养鱼技术和冷链直供模式,预计年供应长三角地区优质水产品2万吨,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水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荒草圩智能渔场位于江苏省某县,占地面积约500亩。该渔场以生态养殖为核心,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渔场内,养殖人员只需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监控鱼塘水质、水温、溶解氧等数据,确保水产品在更佳的生长环境中成长。此外,渔场还配备了先进的增氧设备、水质净化系统等,有效降低了病害发生概率,提高了水产品的品质。

物联网技术在荒草圩智能渔场的应用,实现了对水产品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养殖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养殖策略,确保水产品健康生长。同时,物联网技术还为渔场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荒草圩智能渔场的产量提高了30%,养殖成本降低了20%。

在冷链直供方面,荒草圩智能渔场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渔场配备了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实现了从捕捞、加工、储存到运输的全过程冷链管理。这样一来,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荒草圩智能渔场的投用,对于长三角地区的水产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而荒草圩智能渔场的优质水产品,将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水产品供需矛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据了解,荒草圩智能渔场年产量可达2万吨,其中草鱼、鲢鱼、鳜鱼等品种备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渔场还与多家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水产品的快速销售。

荒草圩智能渔场的成功投用,为我国渔业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未来,我国渔业产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实现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总之,荒草圩智能渔场的投用标志着我国渔业产业迈向了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新阶段。在物联网养鱼和冷链直供的助力下,荒草圩智能渔场将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水产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